【热点聚焦】节能降碳最新部署!今明两年要实现这些目标
更新时间:2024-05-30 关注:643
国务院日前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方案》提出十项重点任务,与你我生活有关。一起来看——
总体要求——
2024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
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2025年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
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这些任务与你我生活有关——
住
●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关政策,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进热泵机组、散热器、冷水机组、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照明设备、电梯、老旧供热管网等更新升级,加快建筑节能改造。
●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
●加快供热计量改造和按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明确量化目标和改造时限。
行
●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
●完善城市慢行系统。
●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
●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
●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
●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
十项重点任务明确了这些数字目标——
(一)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
1.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
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各类燃煤设施。
2.优化油气消费结构。
(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
1.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
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一般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以上。
3.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
科学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规模,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
“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进度滞后地区要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比例要求。
(三)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行动
1.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
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
2.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
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3.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四)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
1.严格石化化工产业政策要求。
新建和改扩建石化化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用于置换的产能须按要求及时关停并拆除主要生产设施。
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
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2.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